面对严峻复杂市场形势的“摸底大考”,今年以来东华科技公司坚持思想破冰、实干破局,牢固树立过“紧日子”思想,多措并举持续发力,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,全力提升管理质效。
该公司聚焦落实“低成本战略”,创新工作思路,结合市场行情,将水泥品种收入与支出进行测算,通过数据促进日常管控与改善。“我们提早抓住市场价格最低的时机,千方百计压低原材料和运费的进场价格,真正做到了手里有粮、心中不慌。”东华科技淄博万华分公司生产部副部长徐志鹏说。据了解,该公司供应采购人员跑遍青州、河北以及其他地区调研原材料市场,现场取样送检达110余次,及时准确掌握第一手价格、质量的动态信息。自深入开展“低成本战略”以来,该公司仅原辅材料采购同比就降低了340余万元。
坚持抓大不放小,抱紧“西瓜”也要勤捡“芝麻”。本着“能修不换新、能用不淘汰、能省不浪费”的原则,该公司积极发挥各生产单位现有技术、工艺和装备,统筹制定计划,建立奖励机制,掀起了设备自主维修的热潮。“包装车间自主更换5号散粉库仓内空气斜槽、维修地磅分别节约外委维修费7500元和30000元。”“机电车间孙进元修复收尘风机节约400元、修理变压器节省5000元。”在淄博万华分公司月度会议上,各车间纷纷亮出自己的修旧利废“小成果”。据了解,淄博万华分公司上半年维修费同比减少55.5万元,在“小成本”里挖掘出了“大效益”。
开源节流一分一厘,降本增效一点一滴。自主维修不仅节约费用,更能锻炼技术、增加职工收入。淄博万华分公司制成车间2#空压机系统已使用近20年,设备性能指标降低,急需更换升级。以前这类工程都是交给外委单位,如今由内部职工承揽,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“钱要省着花。”为了拿下该项目,制成车间机修队联合机电车间成立了6人突击队,利用回收的材料和加工件,从风险评估、安全准备、电路控制、参数调整等方面入手,制定了详细的拆装方案,在“外转内”工程项目竞标中一举夺魁。“找外委更换价格算下来接近8万元,我们自己动手换,大家每天加班加点,用了三天就完成了,不光省了钱,我们的收入也提高了。”提起此次项目,机电车间设备技术员徐文韬非常自豪。
像这样自主维修的案例在该公司数不胜数。熟料事业部调度指挥中心自主修复二线DCS系统操作站、烧成车间红外线测温枪以修代换,减少采购成本、供料车间利用废旧材料维修电缆支架……各单位根据实际,积极鼓励职工立足岗位开展小技改、小创新,生动体现了“人人都是经营者,岗位都是利润源”。
“降本增效说到底就是一个字‘抠’,从细枝末节上‘抠’,我们鼓励职工从小事入手,开展各种活动激励职工创效,增强职工的主动降本意识,形成全员降本的良好风气。”东华科技运营管理部副部长刘倩说。